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尹红心,李伟著.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3
为什么我们的学习效果不好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中使用传统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由文字和数字拼成的“纸面知识”,仅是一种技术效率,没有经过大脑的深度处理并成功地转化成自己的智慧或技能,缺乏认知效率。就是说,虽然付出了学习的过程,储存了知识,却仍然不具备输出(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还有一个原因是“被动学习”。比如我们在学校,学生在老师的安排、督促下被动地学习知识。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做题,与时间赛跑,进行各种强化训练,大量的知识没有时间进行深度处理就被拿出去在考场上验证。高强度的被动学习在短期提高了人们的知识储备量,反映在考试成绩上是很棒的。但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上依然处于初级的阶段。所以,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尽管知识渊博,在实践上却不得其门,花很长的时间,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工作的能力
高效能的“费曼学习法”
它的核心是——当你准备学习一门新知识时,必须站在传授者的立场,假设自己要向别人讲解这门知识。那么你一定要用最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让行外的人也能听懂。费曼说:“最好是几岁的小孩也能明白你在说什么。”为此,他制定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流程:
第一,确立你要学习的目标。
第二,理解你要学习的对象。针对这个目标,准备好和筛选相关的资料,选择可靠和多个角度的信息来源,把这些内容系统化地归纳整理出来。
第三,以教代学,用输出代替输入。模拟一个传授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知识讲给别人,用以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第四,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其中遇到阻碍、模糊不清和有疑义的知识重新学习、回顾和反思。如有必要,可以重整旗鼓,进行再一次输出。
第五,实现知识的简化和吸收。最后,通过针对性的简化和整合,实现这些知识的内化和有效的应用
与真实的世界建立有效联系
远见·穿透力·智慧
学习,究其根本是思维方式的比拼,不是知识存储的较量,也不是学位的竞争。
第一,好的思维需要正反馈。
第二,输出加快思考的成熟。
费曼学习法的作用就是一种马太效应。在对某个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中,一次成功的输出也会同时增强输入的能力,从而使得下一次输出的成功可能性更大,下一次取得的成果又会促进再下一次的学习和思考,壮大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加快思考的成熟。
四种思维
开放性、批判性、逻辑性、清晰凝练的表达力
聚集目标
之所以告诉学生人的目标是动态的,是希望他们不要妄想长期对同一个目标保持专注。这不现实,尽管总有少数人能凭借坚韧的意志力做到这一点。但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每天的原始资本都是24小时,一种兴趣往往持续不了一两年,最务实的做法是——在这一两年的黄金时间内聚焦在一个正确的目标上,尽可能取得不凡的成果。
让思维更加清晰,让行动更有指向。
如何找到正确方向
提出关键问题。最重要的事就是你学习的方向。
如何找到兴趣
为了定位真正的兴趣,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松自由的思考空间,深入分析那些自己喜欢的领域,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初步的尝试,从中找到自己学习的对象。
SMART 原则
学习不只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我们通过学习建立自己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的 5 个原则
全面、挑战、可行、重点(舍弃)
理解学习的对象
系统化、
输出
讨论
输出 5 个原则
1、 场景和思维模拟 2、 语言通俗易懂 3、 简洁但有深度 4、 强化重点理解 5、 讨论获得反馈
回顾和反思
简化和吸收
形成有影响力的新知识
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