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成为高手的艺术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高手的暗箱:科技改变学习
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线,图文,多媒体 ,无边界
《全新思维》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到: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当AI能处理大部分左脑工作,唯有感性和创新能让你获得“人”的优势。有6种能力极其重要: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在一个人工智能盛行、行业无边界的时代,什么是未来的职业通用竞争力?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
我用24个字形容这个时代的特质:
信息变多、思考变浅,
机会变多、竞争跨界,
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如果拉斐尔在用投影仪,今天各领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
认知跃迁 能力跃迁 能级跃迁
自我跃迁,不仅仅是能力的改变,更是认知和发展“范式”的改变。心智模式或者说范式的转变,对内提升潜能,对外发现可能,这就是一个人认知跃迁的关键。
三种时代溺水者
第一种时代溺水者:无法掌握自己注意力的人
第二种时代溺水者:无法过滤信息,找不到重点的人
第三种时代溺水者:不理解系统,无法与陌生人联机协作的人
大脑外包,联机大脑
行为是思维的产品。行为的变化,是思维的显现,而思维的源头——大脑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人类的三次大脑外包:语言,文字、印刷,互联网
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却不是每个个体都崛起的时代,顺应时代的人跃迁式崛起,其他人舒服地被机器圈养,这是一个留下少数巨人、一堆侏儒的时代。
这本书的框架就是针对这些问题铺开:
- 超越个体努力,借助社会杠杆成长的高手战略;
- 停止单机式学习,成为联机式学习者的知识IPO法则[1];跳出平面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 摆脱农业思维,在当今时代成为幸福的高手的内在修炼。
高手战略
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只在甜蜜区出手击球】
但相比PC时代,App时代的赢家其实更少。
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越是开放的市场,越是需要专注于核心竞争力。越是开放,越是聚焦——这是一个高手的时代。 当资源丰富时,选择的能力比执行更重要。读书、识人、修炼不是重点,关键是读哪些书?认识什么人?修炼什么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我也一直有个观点,要学习一项技能,就要先研究这个领域第一线的高手。
研究战略领域的最佳人选,过去是将军们,今天则有可能是最一流的投资人,他们的工作有三个特点。
- 主要工作就是决策和选择
- 主要工作就是决策和选择
- 更需要战略眼光
搜索“Netlogo”找到这个游戏带来的启示, 小糖人游戏。
在一个流动、开放的社会里,阶层分化是稳定且可预期的。
互联的关键是让每一个系统产生交换,从正态分布逐渐转向幂律分布。在这个过程中,头部效应越来越严重。
- 原则: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优势。
- 原则:思考差异化优势。
- 成功是成功之母,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爆发行业的第一批机会是留给在机会旁边看了很久的人。所有领域的领军人物,要么本身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要么是在看到机会的时候,已经在相近领域积累了经验,能最快地迁移过去
高手的护城河: 专注
迭代:聪明人的笨功夫
联机学习,知识的路由器
- 知识的源头,一手知识。
- 认知效率,知识晶体。 你可以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 关联,包含树状,序列,数据差异
“学五渣”的美国大学申请术
- 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 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 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 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更加重要。
今天,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产品? 好问题都是组合拳。一个接一个。
知识IPO变现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输出产品 彼得·德鲁克这么评价自己的几份工作:“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 《旁观者》
破局(系统思考的能力)
系统 思考,全局能力
4种死亡螺旋:穷 , 投入不足, 工作狂循环, 做自己 ,
搭建正循环系统,破坏负循环系统,切断自毁线路。
控制点,多层控制。
一个案例:皇帝的思想控制,钳制文人思想
- 焚书、文字狱、对骂、科举
修炼
连接让跨界简单。
穷人贫穷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解决温饱的问题上,很少有多余的“思维带宽”思考长远发展的问题。
TFT策略, 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不记仇。
从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
清晨三件事。
昨天的回顾 今天的第一件事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