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00 总论-时代之问-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决议》

  1.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3. 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5.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6.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7.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之问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毛泽东的时代之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阶段。【探索和准备阶段-毛,邓,江,胡】,

18大以后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特思想新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 建设什么样的党,how?
  3.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

  1.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10个明确

  1. 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
  2.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4. 总体布局【政经文社生,五位一体】,战略布局【4个全面】
  5.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化化
  6. 依法治国总目标
  7. 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 强军,世界一流军队
  9. 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从严治党。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主要矛盾

新思想对新时代之问的回答

时代定位,

世界历史意义

四个自信,十个明确,四个伟大,14个坚持。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01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1. 为什么说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3. 为何要坚定“四个自信”
  4. 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5000 年传承,

170 年盛到衰,

90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70 年,新中国成立,

40 年,改革开放。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国家,民族,人民。

邓小平成功开创了中特

江泽民中特推向21世纪

胡锦涛新的历史起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进入新时代。

新中特是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

经验,理论,物质基础。

新中特伟大社会革命 100 年实践中得来的

28 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革命,建立新中国。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特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历史进程中得来的

1840 , 付出巨大牺牲。

新中特是对中华文明 5000 年历史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

礼记,小康。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的选择。

=== 4 个自信 ===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特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经济,

这一制度符合国情,即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具有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来源于实践、人民、真理。

=== 新时代如何发展 ===

即不走封闭僵化的都跟,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那些戴着有色眼镜人的主观臆断。

母版,模板,再版,翻版。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一以贯之。

探索,丰富,发展,中特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要求,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水平。
  2.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全党马列理论水平。
  3. 完成全面小康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现代化建设水平。
  4. 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 体系与现代化治理 能力。
  5.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6.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02 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1.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
  3.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八大(工业国,农业国),十一届(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不平衡不充分之间)。

重新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

  1. 国内外环境,矛盾,问题变化
  2. 对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3. 发展阶段,任务,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

根本着力点,科学准确认识前提。

主要依据

  1. 40 年发展,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很多方面名列前列
  2.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3. 影响美好生活因素很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由此造成。【社会生产力,五位一体,城乡和区域,收入分配】

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

认识到社会主要发生深刻变化 。【物质到精神,落后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

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1. 更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思考 和谋划党和国家的工作。理解、解决主要矛盾,各个领域、方面、工作。

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变与不变统一起来。主要矛盾不会一成不变。全面把握,综合考量。

03 开户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追求现代化一以贯之?
  2. 十九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安排是什么?
  3. 实现两步走战略有什么新要求?
  4. 如何理解 和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党伟大目标

1953 五年计划

1954 , 1964 (周恩来4个现代化), 1975 (两步走)

1978 四个现代化

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两步走

十三大,三步走。198019902020~21世纪中页。

十五大,200020102020~21世纪中叶。

十九大。2035 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富强文明和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十四五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

  1. 继承和创新,
  2. 政府和市场,
  3. 开放和自主,
  4. 发展和安全,
  5. 战略与战术。

两步走,新要求

丰富了第二个 100 年奋斗目标内涵,时间提前,目标提升,要求提高。

只有原则性发展目标,没有“翻番”目标,体现了党对发展的新认识。

抓住历史机遇

高速到高增长。

04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 为什么要推理社会治理 现代化
  2. 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 体制机制

推进社会治理 现代化

  1. 什么是。。。现代化? 治理过程民主化,方式科学化,结构合理化。

  2. 社会治理 面临新环境更复杂。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阶层结构分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参与意愿更加强烈,加大 凝聚共识难度。互联网特别移动互联网络对社会治理模式提出新要求。需要创新治理理念。

  3. 。。。现代化需要创新治理理念。

  4. 需要打造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格局。

  5. 正确理解维稳与维权,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理性=规范+超越性。

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打造。。。新格局,实现。。。现代化。

  1.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社会心理服务,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治。风险评估。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1. 完善党委体育场,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2. 完善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3. 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05 人类命运共同体

  1. 为什么说当今世界,人类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2. 怎样理解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4. 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个地球村

挑战不穷,风险日益增多。和平发展是各国人民心声。

走和平发展道路

无和平不发展,无发展不和平。

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世界繁荣是中国的机遇 ,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

底线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所示,汇聚了。。各国人民。。。最大公约数。,指明前进方向。了中国繁荣,世界和平关系。

“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 2017-01-18 习近平,日内瓦。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1. 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2.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大国关系框架。
  3. 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4. 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平等,开放,合作,共享。

不是一家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